曲欢是(社)韩中文化友好协会的会长,在韩国国家级社团中,她是唯一的华人掌舵者,多年来为两国文化交流互访牵线搭桥。
“心连心·中韩模范青少年互访活动”是(社)韩中文化友好协会的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11年。曲欢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07年,一位甘肃敦煌的孩子被选中赴韩交流。来到韩国后,他发现周围的人对敦煌并不了解,于是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可一句韩语也不会说,只能干着急。多年后,曲欢忽然接到这个孩子的电话,电话里说:“阿姨,我曾参加‘心连心’活动,现在,我已经在韩国念研究生一年级了。”
“这种时候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都非常值得”,曲欢说。
赴韩国交流的孩子多来自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曲欢表示,比起锦上添花,自己更希望雪中送炭。“东部地区与韩国的交流已经很密切,不缺乏渠道,可对西部的孩子来说,这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领域的杰出贡献,曲欢2014年获得韩国世宗文化奖,这是首位华人获此荣誉。聚光灯下,赞美和掌声涌来,可背后的故事却没那么简单。
“韩国有七大对华友好团体,负责人多由前政要担任,我是唯一的草根。”曲欢说,女性在韩国的升职空间很小,加之自己的华人身份,工作时常面对质疑。
“有时候和其他团体一起出席活动,人们见到我就会问:‘你爸是会长吧?’”尽管承受压力,曲欢直爽的性格却从没变过。“涉及原则的事一定会争取,要是自己不发声,没有人替你说话。”
近年来,“韩流”席卷中国,中韩文化贸易逆差不小。对此,多年致力文化交流的曲欢谈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自娱自乐,一定要想办法打入主流社会,让驻在国的国民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喜爱。”曲欢说,文化交流一定要高水平、出精品,决不能“摆样子、走形式”。
“韩中两国历史上有许多友好交流的情缘故事,这需要我们挖掘出来”,曲欢说,这些故事既能展现中国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会带动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比如韩国书法大家金正喜,他在清朝年间来到中国,与中国学者阮元结下深厚情谊,作品也深受其影响。“这些美好的故事,难道不比几部韩国偶像剧的影响更深远?”
“我们要让这些故事从学者的书斋中走出来,让年轻人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然后将这种自信传递出去。”曲欢说,如果了解了这些故事,中国游客去韩国,就不会只是疯狂地“买买买”了,将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了解。
谈及梦想,曲欢说,自己的目标是做一幅韩中5000年友好交流的立体地图。目前,前期的工作已经展开,许多志愿者投入到搜集中韩友好历史故事当中,她规划用30年完成这个项目。
“等做完这件事,我已经70多岁了”,曲欢笑着说,希望我的下一代能够继续接力,将韩中两国的友好故事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