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韩国新闻 » 创业资讯 » 正文

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5  来源:中青在线  浏览次数:301
核心提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前一天,22岁的创业者陈博群通过微信和学校的团委书记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知不觉聊到了凌晨3点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前一天,22岁的创业者陈博群通过微信和学校的团委书记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知不觉聊到了凌晨3点。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字句令他振奋不已。
  这个安徽师范大学2013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尚未毕业,已经经历了数次创业。他是大学生创业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有数据显示,2016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61.5万人。“这是年轻人创业的最好时机。”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感慨,“80、90后们是幸运的一代。”
  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里,陈博群们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学城师生的送餐网络平台“点小二”,一度广受欢迎。同年,这个领域的巨头瞄准合肥市场,“点小二”在强大的攻势下迅速丧失了市场。
  后来,他又开始倒腾无人机,为企业提供航拍服务,还能塑造建筑的3D模型。如今他已经拥有12个飞行地块,收获了不少大单。但是,今年这个项目却逐渐走向停滞——“市场的很多事情还没想清楚”。
  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段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的演讲视频,听到这位互联网大佬谈论自己的“迷惘”,陈博群深受触动。在他看来,迷惘是贯穿整个创业过程的心理状态,但它也会迫使你不断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做?
  拥有创业的热情并不等于必然会成功。“产业、团队和地域都会影响创业项目的发展。”陈爱莲说。
  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则建议想创业的青年人先去打工。这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非常看重实践——这样可以把学到的东西从理性向感性转化。他表示:“什么都不会就去创业,(只有)天才啊。”
  陈博群此前的创业伙伴不少毕业后选择了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很多,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
  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孩子已经通过创业获得了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经提前实践过了。
  尽管很迷惘,但陈博群并没有放弃尝试。最近他扎进图书馆,开始为今年四月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做准备。他希望未来能在基金领域工作一段时间,从投资者的角度观察一些项目,反过来加深对自己的项目乃至整个市场的理解。
  “创业更重要的是经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创业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内容之一。”
  在他看来,“双创”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包括“主动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不惧未知的能力”。这也和北大 “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不论学生们将来做创业者,还是做公务员,都将受益于这种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也赞同“双创”教育重在“培养精神、态度和能力”。这位在大学工作了近4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认为,大学生可以在系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职业生涯的规划靠你自己完成,你最知道你想要什么。”曹德旺说。
  那天夜里,陈博群给学校团委书记发送的微信字数加起来不下1000字。在这些微信里他说,“大学生阶段创业不能指望一开始就成功”,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与社会结合,发挥它的作用”。
  躺在宿舍的床上,手机屏幕的微光照亮了他的脸,陈博群在心中对未来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规划:在这个众创空间里,“把有创新意识的同学联系起来”,理工科背景的钻研核心技术,商科同学贡献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在交流和风暴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合伙人”。
 
 
[ 韩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韩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官方认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浙ICP备16013698号
       
网站客服